工作目标
|
具体举措
|
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
1. 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
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
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明确重点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
|
开展基层学校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
|
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
深入推进“学习强国”平台推广和使用
|
2.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制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对照清单逐项落实;党委每半年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班子成员报告履行“一岗双责”情况
|
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作风建设大会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
|
持续开展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
|
持续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
二、着力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
3.
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
|
编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
|
完成《扬州市区学前教育布点规划(2018-2035年)》和《扬州市区学前教育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2035)年》修编工作
|
组织对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迎接省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
|
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县域学前教育督导工作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
|
4.
实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
启动新(改、扩)建幼儿园20所、义务教育学校5所、普通高中学校3所;改造提升4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
|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两类学校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
加快推进高职校体育馆改造、扬大附中东部分校初中部、扬州中学体育馆、朱自清中学改扩建等工程项目建设
|
5.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
深入实施智慧教育扬州路计划,建成智慧校园30所
|
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共建巩固率保持100%
|
持续深化“扬州智慧学堂”建设与应用,覆盖全市90%中小学校,日均活跃用户数达3.5万人
|
拍摄制作“同步课程”、“名师大讲堂”、“智慧学堂”直播课程等优质资源600课时
|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评选20所扬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先进校
|
三、统筹推进各类教育高品质发展
|
6.
优质普惠发展学前教育
|
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通知》,开展全市学前教育投入情况考核
|
巩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成果
|
落实农村地区幼儿园服务区制度,推进城镇地区实施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服务区制度
|
新创省、市优质园10所,全市90%以上的幼儿在省、市优质园就读
|
全面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常态化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督查工作,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
推进幼儿园集团化办园,每个县(市、区)名园集团化办园至少1所
|
7.
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
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团办学),主城区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占比达到50%
|
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创成2个省初中课程基地、2个省小学特色文化学校、3个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
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因学困而辍学,强化初三毕业生参加中考报名考试人数考核
|
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全面实施公民办同步招生;按省定标准班额招收新生,着力消除义务教育大规模、大班额现象
|
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热点普通高中70%指标生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
|
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落实德育、美育、劳动课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
|
持续开展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
|
8.
高质量发展高中教育
|
稳定有序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全市高考综合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
加强高中教学核心备课组建设,研究新高考评价体系与命题趋势;组织开展高中新修订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新高考相关培训
|
继续推进星级高中和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推进扬大附中东部分校创建省四星级高中
|
创建省高中课程基地2个,全面提升课程质量
|
9.
精品化发展职业教育
|
推进两所省领航职校创建,提升专业建设品质和知名度,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
深化校企合作,遴选6个现代学徒制项目,开展第二批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
|
落实全市职教新时代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职业教育 “五个一百”建设
|
开展市级职教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
|
10.
优化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教育
|
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
|
做好全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
深化社教富民行动,建设5个起示范辐射作用的社教富民先进单位,创建2个以上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
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推进全民终身学习
|
完善校外培训机构长效化管理机制,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试点和视频监控工作
|
四、全面加强高品质教育内涵建设
|
11.
办高品质教育,建高品质学校
|
召开2021年全市高品质教育建设动员大会,落实新一轮质量提升措施
|
召开第十七次全市学校精致管理推进会和校园及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常规管理“百校行”全年督查250所学校
|
12.
持续完善高品质德育体系
|
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
全年开展仪式教育、“三走进”城乡中小学生互动体验、“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宣传教育活动、小学生素质能力展示等系列活动
|
召开全市高三德育工作现场推进会
|
深化职教新时代德育工作,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和职业精神为根本,推进职业学校全面开展劳动教育和养成教育
|
开展法治课间餐、“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做好“八五”普法开局工作
|
13.
系统打造高品质教科研
|
发布《扬州市“十四五”教育科研发展规划》
|
组织义务段质量监测笔测与绿色飞检;推进“扬州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项目实施,组建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共同体,举办全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与研讨活动
|
推进高中学科核心备课组建设、命题研究与教学视导评估,推进微课程视频制作与应用等教研创新项目
|
组织“十四五”首次国家、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组织省教研十四期课题申报,组织江苏省第三届教学成果奖申报
|
评选30所全市第七批中小学校本教研星级学校
|
组织评选扬州市“十四五”教育科研特色校;创建扬州市小学“超学科”课程实验基地;推进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示范校创建
|
推动中小学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思政教学方式创新,遴选一批思政课程“示范校”“示范课”,形成“一县(区)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中小学思政教学工作新格局
|
14.
实施综合素养提升工程
|
全面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召开“五个一百工程”实施现场会、专题研讨会,组织系列评选展示活动
|
实施“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常态化开展义务教育“三增一减”活动,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举行全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等系列竞赛活动;组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
召开扬州市STEM专题推进会,评选10个STEM特色项目
|
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宣讲活动100场
|
市直初中每天开展一节社团活动或课外阅读
|
组织第八届“中国梦·运河情”中小学师生才艺大赛
|
五、建设高品质教师队伍
|
15.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开展新一轮师德建设“百千万”工程
|
组织教师节庆祝活动
|
依法依规查处教师有偿家教、校外办班、培训机构兼职等师德失范行为
|
16.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水平
|
启动新一轮师能建设“百千万”工程
|
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
|
组织省、市特级教师到乡镇农村学校进行支教、送教活动120人次以上
|
举办第五届特级教师论坛、教育讲坛、第十届“运河杯”教科研论文大赛
|
完成市级以上教师培训3万人次;继续开展名师、名校长等高端培训
|
进一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市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以及名师工作室建设
|
推进扬州市教育系统年轻干部“启航”计划,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
|
17.
优化教师综合管理
|
推进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开展幼儿教师委托培养工作
|
做好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工作,组织新一批省、市特级教师(市特级班主任)评选
|
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改革,常态化开展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
|
推行全市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普惠式体检
|
六、提高教育服务保障能力
|
18.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
常态化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
建立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和校车安全全员、全过程、全环节责任制
|
持续开展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组织开展安全随机检查、“三位一体”综合执法检查、交叉互查等工作;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市、县教育部门开展随机督查
|
开展防溺水、防火灾、禁毒、防暴恐袭击、防欺凌、防性侵害、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和反邪教等专题教育
|
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
组织学校创建“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单位”“全市禁毒示范校”;创成35所“扬州市平安校园示范校”
|
加强智能安防体系建设,全市不少于30%的学校完成智能安防建设
|
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
19.
做好各类群体教育帮扶
|
全面落实省、市助学政策,巩固扶贫工作成果
|
全市新招收中小学宏志班20个,其中市区11个
|
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达省定要求,加快普通中小学特殊学生无障碍生活设施改造工程,健全市、县(市、区)和项目学校三级融合教育教研训一体化组织网络
|
深入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
组织名师节假日到社区免费“坐堂助学”
|
积极开展课后服务
|
实施高品质家庭教育“五项行动”,举办“家庭教育讲堂”8场以上
|
20.
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优化舆论环境
|
强化教育正面宣传;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政务公开,提升各类舆情的研判、引导、处置及回应能力
|
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
组织社会各界进校园、市区学校“一日开放”、万人评议教育以及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十件大事评选等活动
|